Menu

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的宜宾市境内,平均海拔高度在600--1000米左右, 气温一般不低于0℃,最高不超过30℃,冬暖夏凉,气候宜人。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,核心景区45平方公里,共有八大主景区,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。由27条峻岭,500多座峰峦组成,景区内共有竹子400余种,7万余亩,楠竹枝叠根连,葱绿俊秀,浩瀚壮观。蜀南竹海是世界上集中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区,独特的地理位置,造就了“云山竹海,天上人间”。蜀南竹海是世界罕见、中国唯一的集竹景、山水、湖泊、瀑布、古庙于一体,同时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竹文化、竹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。蜀南竹海的植被覆盖率达92.8%,景区内绿色怡人、空气清新,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大氧吧。

蜀南竹海凭借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、优质的旅游服务先后被批准、评选为“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”、 “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”、“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”、“世界‘绿色环球21’认证景区”,“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”、“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”、“中国十大标志性风景区”“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”。 2011年荣获“四川最美丽景区—熊猫奖”、“中国绿色低碳旅游最具发展竞争力第一品牌”荣誉称号。



历史沿革:

北宋时期,蜀南竹海名万岭箐。著名诗人黄庭坚到此游玩,见此翠竹海洋,连连赞叹:“壮哉,竹波万里,峨眉姐妹耳!”即持扫帚为笔,在黄伞石上书“万岭箐”三字,因而得名。

明嘉靖年间,在仙寓洞内摩崖造像和西游记故事浮雕群。

1988年,被批准为“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”。

1991年,被评为“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”。

1996年,李鹏同志题词“蜀南竹海天下翠”。

1999年,被评为“中国生物圈保护区”。

2001年,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。

2003年12月,蜀南竹海通过世界“绿色环球21”认证。

2005年10月23日,被评为“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”。

2007年底,荣获“最受群众欢迎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”和“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”。

2008年8月8日,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,开幕式呈现了蜀南竹海梦幻般的美丽画面。

2009年,蜀南竹海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竹林景区。

2009年11月18日,蜀南竹海成功列入第二批“中国双遗产”预备名录。

2011年,荣获“四川最美丽景区—熊猫奖”、“中国绿色低碳旅游最具发展竞争力第一品牌”荣誉称号。

2013年5月,蜀南竹海荣膺“中国绿色天然养生旅游第一品牌”。

2015年8月,荣获“最美中国·绿色生态特色魅力”旅游目的地景区。

2018年5月,以“品竹海风情促乡村振兴”为主题,宜宾市长宁县成功举办了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。



竹海传说:

传说当年瑶箐仙子为民造竹获得成功后,土地神便禀告玉帝,请求赦免瑶箐的罪名。于是玉帝就派文曲星下凡查访事情的真假。文曲星下凡后变化成一个游方道士来到竹海,但见得此处娇翠欲滴,葱绿峻秀,修篁古木静幽清远。老仙竟然耍心大发,乐不思归,寻得深幽的溪谷处结茅为屋,点化几方巨石为椅为桌。白天探寻佳境,吟诗作画;夜晚邀约村夫野老,煮酒品茶,对弈论武。也不知过了多久,天上一日,人间三年,大概文同星下凡久久未归,终于惹怒了玉帝,就派风神和雷神前来敦促文曲星返回天庭。

二位神仙一路风雷来到竹海,风吼雷鸣,地动山摇,文曲星慌忙收起棋子跟着风、雷二神上天界。慌乱中,不慎将作画写诗的墨水打翻在溪水之中,等到第二天山民们又云找老道士谈古论今时,却发现茅屋石桌已荡然无存,只有那墨色的溪水和溪边散落的几颗已化成石头的棋子,还依稀留有仙家的气息。后来,北宋有个大诗人叫黄庭坚游览竹海,为这个传说所吸引,还亲笔书目写了“墨溪”二字在溪边的石头上呢。至今,墨溪边仍有“棋盘石”、“晒经石”,而忘忧谷里的“石破天惊”处的那一破为二巨石,据说也是当年雷神劈开的。



地理环境:

蜀南竹海位于宜宾市境内长宁、江安两县交界之处,东经103°36′~105°20′,北纬27°50′~29°16′。北距成都约430公里。

蜀南竹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,竹海内气候温和、雨量充沛、四季分明,平均海拔高度在600--1000米左右, 气温一般不低于0℃,最高不超过30℃,年平均气温15.5℃,空气相对湿度常年都在83%以上,冬暖夏凉,气候宜人。蜀南竹海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2.4%,空气清新,负离子浓度达30223个/立方厘米。

蜀南竹海可谓是“竹的海洋”,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、500多座峰峦。这里生长着15属58种竹子,除盛产常见的楠竹、水竹、慈竹外,还有紫竹、罗汉竹、人面竹、鸳鸯竹等珍稀竹种。夏日一片葱茏,冬日一片银白,是国内外少有的大面积竹景,与恐龙、石林、悬棺并称川南四绝。 

在茫茫蜀南竹海的竹海中,还零星地生长着桫椤、兰花、楠木、蕨树等珍稀植物;据统计,竹海所产的中草药不下200种,堪称一个天然的大药园。竹海中栖息着竹鼠、竹蛙、箐鸡、琴蛙、竹叶青等竹海特有的动物。林中除了产竹笋,还有许多名贵的菌类:竹荪、猴头菇、灵芝、山塔菌等。



景区文化:

竹韵文化

蜀南竹海种竹历史悠久,从东汉至今竹文化延续了2000多年,在宜宾南溪城郊东汉画像石棺上的浮雕“凤蛇竹复合图腾”证明,本地的先民们就盛行竹图腾崇拜,长宁“七个洞东汉崖墓”岩画上的渔具、灯笼、竹钗、竹兵器等表明,在秦汉时期,竹已在竹海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,以竹为居、以竹为食、以竹为器、以竹弘文等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。全竹宴“熊猫大餐”被誉为天下山珍第一席,在竹海环境之中的竹屋品全竹宴,可谓世界独有,“竹海竹簧”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不可居无竹,是士大夫的精神皈依,也是竹海人的质朴生活。蜀南竹海,演绎着人与竹的绝世奇缘。观者竹景。竹的婵娟挺秀,竹的飘逸潇洒,竹的虚心高洁,竹的傲雪凌霜,深为人们喜爱。

以竹为食。一年四季,天天鲜笋不断。竹笋、竹荪、竹酒汇聚的“全竹宴”,被称为“天下山珍第一席”。以竹为居。竹楼、竹亭、竹廓、竹榭,构筑的是诗意栖居。竹床、竹椅、竹桌、竹碗、竹筷,展现的是天人合一。以竹为艺。蜀南竹海,是中国竹工艺的发源地和三大竹刻中心之一。竹簧工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竹根雕被誉为“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”。以竹为乐。车车灯、虫虫歌、竹竿舞、踩高跷,舞之蹈之,歌之咏之,浸淫于竹海人生活的点点滴滴。以竹扬刚。林中的响箭,闯滩的竹排,高昂的龙头,大写出竹的尊严。以竹弘文。蜀南竹海博物馆是中国首家竹专题博物馆。竹简,承载了3000年中华文明;竹诗,吟出了九天神州风韵;竹乐,奏出了历史回音;墨竹,绘出了君子气节。美国著名作家罗斯特里尔说:“在蜀南竹海的山道和峡谷之中,我感到自然的威力影响着中国艺术,影响着中国农民的世界观。”



丹霞文化

蜀南竹海景区内竹林、绝壁、寺庙、古寨构成的文化长廊景观,绵延20余公里,是天人合一的旷世奇观。在千仞绝壁之上,仙寓硐、天宝寨、三十六计摩崖石刻等,是国内罕见的佛道儒共融的中国丹霞绝壁文化长廊景观,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古今匠人智慧的结晶的杰作。


文化宣传

围绕蜀南竹海创5A工作分别推出了蜀南竹海第十六届春笋节、首届长宁凉糕节、知名艺术家大美竹海行、蜀南竹海全省龙舟赛、五洲宾朋同乐·翠绿竹海寻宝、宜宾市旅游招商推介会、宜宾市旅游商品展销会、竹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高峰论坛等八大配套活动,深受参会嘉宾和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。全国两会期间央视4次聚焦竹海,人民日报、四川日报、宜宾日报等主流媒体专版报道30余次,“2018国家森林城市马拉松系列赛—宜宾蜀南海首站”圆满落幕,《大人物》《风云2》《大酒商》《勇士》《盗非盗》《卧虎藏龙》等剧组及浙江卫视《24小时》等栏目先后在竹海完成拍摄,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。